您好!欢迎进入安博体育在线官网登录官方网站

65mn钢板
服务热线:

022-85616666

扬州职大:聚合聚智聚力扛起赋能产业创新“职教担当”

扬州职大:聚合聚智聚力扛起赋能产业创新“职教担当”

时间: 2025-04-12 |   作者: 65mn弹簧钢板价格

  聚焦江苏省和扬州市的产业特色,突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地方重点产业需求,扬州市职业大学(以下简称扬州职大)发挥高校技术技能特色优势,扛起科学技术创新聚智赋能的职教担当,助力扬州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筑设计企业,我们紧扣高水平发展这条主线,围绕地方重点产业,完善科研创新机制,构筑多元赋能支持体系,慢慢地加强服务地方产业活力。”2月28日,扬州职大党委书记马顺圣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

  如何破解职业院校教师科研信心不足的难题,以此推动重大成果转移转化?业内人士认为,面对新产业新经济新职业,高校要突出产业企业需求,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有组织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科技转移转化,发挥高校“四两拨千斤”特殊作用。

  “我们从提升意识、构建体系、完善制度、加强管控、聚焦重点、强调转化等方面入手,出台和修订了相关管理办法,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马顺圣说。

  在有组织科研方面,扬州职大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负责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事项的决策,并下设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该校还设立科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成果评估、鉴定、可行性论证、项目孵化和奖励等工作,推动学校重点学科建设。

  “我们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岗位竞聘等方面把重心转向科技成果转化上,鼓励教师开展项目攻关、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扬州职大校长周春光说。

  如今,扬州职大建立了多级多轮论证体系,形成项目全流程激励机制,并实施常态化“明月湖智库”学术论坛,创新学术格局。

  在政策的持续加持下,扬州职大的科技成果转化已显现成效。不久前,扬州职大教师姚海滨发明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碟形弹簧三维尺寸自动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专利,在扬州核威碟形弹簧制造有限公司进行转化使用和推广,直接经济效益达200万元。

  “我们明显问题导向,瞄准区域产业需求,转变协同创新方式,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助力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周春光说。

  近年来,该校抢抓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发展机遇,探索“聚点-连线-拓面-筑体”的科技服务运行模式,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与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同向同行、共生共荣。

  周春光介绍,近年来,扬州职大联合市科技局、市委人才办组建“科创助航”特派团,组织带领70名省科技厅科技副总、25名市产业科创专家和7名市科创特派员为“科创旗手”,进行专利创造和运用。5年来,特派团共授权专利89项。

  扬州职大紧密对接扬州产业发展规划,以人才链为牵引,推动高校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扬州职大朱亚东博士团队与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高精度转台伺服控制管理系统,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解决了精密分度和精准定位问题,提高了转台伺服系统的可靠性和集成度。

  扬州职大还注重优化科研创新布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联动共振。迄今,该校与西门子、腾讯、比亚迪等企业共建8个产业学院,获批工业与信息化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称号。

  此外,扬州职大以“高质量人才培育、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效能社会服务”为方向,多元化打造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产-科-教命运共同体,以技术开发和专利成果转化驱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通过‘引教入企’‘引企入教’,打造‘学创工坊’,鼓励学生进行专利创新研发,让科教融汇不断走深走实,实现研创互促,助力区域创新创业。”马顺圣说。

  2年来,扬州职大“医药帮”“大学生创+平台”“云上生花-国潮绒花风华再现”等大学生知识产权相关项目累计获得投融资390万元。扬州职大稻麦周年机械化科技攻关小组建立核心基地3582亩,在精准播栽与病虫草绿色防控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3年来,累计增收粮食7万吨,增加经济效益2.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的发挥地方高校在知识产权高水平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探索转化风险分担、创投孵化、成果交易、人才共享等方面的新机制,为推动扬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马顺圣表示。